無論是自行車還是電動車以及汽車,輪胎的胎壓對安全行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定期檢查胎壓或者給輪胎打氣又是我們日常必須的汽車安全工作之一。
我們經常聽師傅口中說的打2.5公斤氣壓,打2.5巴氣壓,打33psi氣壓,打230千帕氣壓等,你知道如此多的胎壓表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常見的胎壓表示中,共有psi,bar,kpa這3種,它們分別有什么區別呢?
1、psi,全稱是Pounds per square inch,其中P是磅pound,S是平方square,I是英寸inch,單位是“lb/in2”,中文名稱就是:磅/平方英寸,psi主要是歐美國家常用單位,國內使用較少。
2、bar,中文名稱“巴”,主要是國內使用的胎壓單位,換算公式為:1巴(bar)=1標準大氣壓(atm)=1公斤力/平方厘米。
3、kpa,Pa即為帕斯卡,表示一牛頓作用在一平方米上的壓力。1巴(bar)= 100kpa
psi,bar以及kpa之間的換算關系為:
1巴(bar)=100千帕(kPa)≈14.5磅/平方英寸(psi)
胎壓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實際貨物負載以及季節靈活調整胎壓,不能讓輪胎一直處于欠壓狀態,否則將大大影響輪胎使用壽命和行車體驗。
在線服務工具,在線輪胎胎壓打氣計算器,輸入胎壓后,選擇胎壓的單位類型,即可自動算出不同單位的值。